“中國核桃之鄉”---山西左權
桃發展歷程
核桃是左權的一個傳統產業,栽培歷史悠久。據縣志記載,核桃傳入我縣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明清兩代都有商販、字號將核桃運往天津口岸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地。20世紀50年代以來,左權核桃經歷了群眾自發栽植、集體經營、聯產承包到戶3個發展階段,種植面積穩步增加。1992年,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設“核桃大縣”設想,并開始引入遼核、中林、晉龍等10多個良種核桃品種,進行高接換優試種。
1996年“8.4洪災”后,核桃樹被大面積沖毀,核桃產業遭受重創。1998年災后恢復,左權核桃開始由傳統實生種植向嫁接良種苗種植轉變,核桃產業進入新一輪發展時期。“十五”時期,“核桃大縣”被確定為興縣富民的一大戰略,提出了“三個翻一番”(株數、產量、農民人均收入各翻一番)的發展目標,確立了核桃產業區域化開發、專業化生產、規?;洜I的發展思路,當年就完成種植面積1.7萬畝,栽植苗木36.6萬株。
這種迅猛發展勢頭一直延續到2003年,三年共栽植良種核桃100多萬株。“十一五”時期,提出了核桃產業“雙千雙億”(即力爭到2010年核桃總產量達到1000萬公斤,農民人均核桃收入達到1000元;核桃產值達到1億元,核桃深加工產品產值達到1億元)目標。2011年,“核桃產業大縣”被確定為縣委、縣政府“十二五”時期五大重點建設之一,以年均2萬畝的栽植規模予以推進。2012年縣政府出臺了《左權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核桃產業大縣建設步伐的若干意見》,核桃產業逐步從“核桃大縣”建設向“核桃產業大縣”建設邁進。
核桃發展現狀
(一)栽植規模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效益逐步凸顯,群眾對核桃栽植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創新機制、加大投入、規范栽植、嚴格管護,促進了核桃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截至2011年底,全縣核桃栽培面積已達27萬余畝,共計330萬株(其中通過片區開發等扶貧項目栽植2萬畝)。其中傳統綿核桃品種82萬株,有產量樹60萬株,引進栽培早實良種250萬株,已掛果樹40萬株,產量達700萬公斤,產值1.4億元,為農民提供人均收入1000余元。就上報數字而言,我縣核桃產量占全國的1/100,在山西僅處于汾陽之后。
(二)品牌打造方面:左權核桃以其果仁飽滿、皮薄、個大、味香等特點受到廣泛贊譽:1996年11月“左權綿核桃”榮獲北京國際果品及設備展覽會“金獎”;1997年10月左權“遼香2號”在山西首屆名特優干果經濟林產品展銷會上被評為“山西名優核桃”;1999年10月“左權綿核桃”在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認定為“山西名牌產品”;2001年8月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2007年1月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全國經濟林產業示范縣”。2007年9月“左權綿核桃”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核桃產業大縣總體規劃》及前景展望
(一)核心內容:規劃起止限期為2011年——2020年。核桃產業規劃總面積20萬畝(“十二五”期間發展10萬畝),重點打造兩帶、四基地。其中兩條林帶涉及面積5.6萬畝,四大基地總面積12萬畝,其他2.4萬畝。兩帶是沿207國道的南核桃林帶和沿319省道的東核桃林帶。四基地是九龍崗基地、鳳凰山基地、泊里坪基地和葦則溝基地。
(二)“十二五”目標:實施“五、十、百、千”示范工程,著力實現產值效益倍增翻番。“五”就是建立50個“一村一品”核桃產業專業村;“十”就是建立10個左權綿核桃標準化管理示范村;“百”就是建立100個標準化管理示范園;“千”就是培養1000個核桃標準化生產示范戶,使20萬株綿核桃大樹、100萬株優質幼樹得到科學管理。力爭實現“5132”奮斗目標。 “5” 即到2015年全縣核桃總株數達到500萬株(人均36株);“1”即核桃總產量穩定在1000萬公斤;“3”即力爭核桃產業總產值達到3億元(其中銷售產值2億元,加工產值1億元);“2”即力爭使農民人均核桃收入達到2000元。
多措并舉推進核桃產業健康發展
(一)核桃產業發展組織保障有力。一是成立了核桃產業大縣建設領導組。由縣長擔任組長,分管副書記、副縣長擔任副組長,農業、林業、水利、農機、扶貧、氣象、農經、國土、發改、環保、經貿、交通、旅游、財政、科技、教育、宣傳以及核桃主產鄉鎮等為成員單位,具體負責組織指揮全縣核桃產業建設,制定產業發展方針政策,協調整合相關部門積極投身核桃產業建設。二是成立了左權縣干果經濟林產業中心,隸屬縣林業局管理,全額事業單位,正科建制,編制5人,統籌協調全縣核桃生產、管理、加工、銷售與服務,具體負責核桃產業發展與指導。三是成立了左權縣核桃產業協會?,F有會員54人。主要在技術指導、服務管理等方面為核桃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同時,核桃主產鄉鎮正在籌備成立核桃協會分會,到時將形成縣、鄉、村連貫的核桃服務組織。
(二)核桃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詳盡科學。在2009年縣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加快“核桃大縣”建設步伐的決定》的基礎上,縣政府經過調研討論,于2010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核桃大縣建設的實施意見》。2011年,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聘請省林業規劃設計院對全縣核桃產業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劃設計,制定了《左權縣核桃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該規劃明確了核桃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對核桃的發展思路、發展模式、投資概算、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都做了詳細的闡述。特別是對九龍崗核桃產業文化園要重點打造,最終實現“品種優良化、栽植標準化、管理科學化、設施完備化、產業規?;?、效益最大化”。
(三)核桃產業發展技術支撐日趨完善。一是聘請了核桃產業專家顧問。主要有山西省林科院王貴教授、常月梅高級工程師,鄭州果科所郭連城高級工程師,晉中職業技術學院岳紅霞、孟水堂等5位專家,具體負責試驗示范、品種選育等工作。二是堅持高標準栽植。具體就是做到“六個一”標準,即:一個標準穴、一擔農家肥、一株優質苗、一擔保命水、一張保濕膜、一條營養帶。三是建立了核桃樹管理隊伍。目前,全縣已經組建鄉村專業技術服務隊12支,具體負責以刨樹盤、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為主的大核桃樹綜合管理培訓推廣。四是加強科技推廣普及。分別同省林科院、晉中職業技術學院、省果樹研究所等單位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各位專家教授經常深入鄉村開展技術培訓工作,年受訓人數達到3000余人次。同時,加強了新發展良種核桃園管理,主要采取了定桿、抹芽、修剪、越冬保護等管理措施,保證了栽植效果。
(四)核桃產業發展政策機制充滿活力。國家、省、市十分重視經濟林建設,我們成功引進世行貸款項目、省級干果基地項目、退耕還林鞏固成果項目、技術推廣項目等,為我縣核桃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左權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核桃產業發展,出臺了《關于莊園經濟開發的實施意見》、《關于積極推進農業重點調產項目的有關政策規定》等鼓勵扶持核桃產業發展。特別是今年,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核桃產業大縣建設步伐的若干意見》,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規定:農戶自主新栽核桃集中連片50畝以上或者國省市項目畝投入不足500元的,每株補苗款8元;對左權綿核桃大樹管理500株以上的,每株補助20元;良種核桃園管理達200畝以上的,每株補助5元;對與縣林業局簽訂育苗合同的合作社進行補助,苗木品種純正且達到50cm的,每畝一次性補助4000元;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范園,每畝補助2000元;高接換優改造的,每嫁接成活一株補助20元;2011年秋后由林業局和扶貧部門規劃的集中連片經濟林項目給予低桿作物補助,每畝補助100元。同時,要求水利、扶貧、林業、國土等部門要優先考慮、全力服務于核桃產業發展,營造出核桃產業大縣建設良好氛圍。
(五)核桃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增效明顯。核桃產業要做強做大,必須有產業鏈條的延伸、核桃附加值的提升。為此,縣委、縣政府不斷開拓核桃市場、培育龍頭企業、健全營銷網絡,為核桃產業大縣建設奠定了基礎。一是銷售網絡不斷壯大。全縣現有核桃收購大戶15戶。年收購核桃原品達300余萬公斤,進行核桃脫皮取仁初級加工100余萬公斤,創收230余萬元。二是加工企業初具規模。到2011年全縣擁有深加工企業一家——麻田順康天然農產品有限公司,初級加工企業兩家——茂豐生態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和綠龍園林綠化有限公司。這3家企業年加工消化核桃原品200余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5000余萬元。企業和收購大戶共計加工轉化核桃300萬公斤。